有溫州商界“黃埔軍校”之稱的溫州商學院近日再次“升級”,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鹿城農商銀行組建溫州新金融研究院將重點研究溫州金融改革。作為溫州商學院校長李揚,對溫州和溫州金融改革都非常關注。
我牽頭的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的評價中,溫州每年名次都非常靠前,而這樣一個金融生態很好的地方突發風波,又率先突圍,值得我們深思。”
溫州金改很有指導意義
溫州金改五周年剛剛過去,作為金融方面的專家,您對溫州金融改革有何評價?
溫州正是在中國經濟轉型時期風險先發,而經過這五年的金改,溫州現在開始止跌回穩,那么溫州的率先突圍對于全國來說就有指導意義。這其中最值得學習的經驗就是溫州沒有搞“特殊政策”,因為如果通過特殊政策作出的改革,只能針對一個地區,不可復制和推廣,那么這個金改試驗區的意義就沒有這么大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溫州金改就為我們總結出了很多可復制的優秀模式。首先是按照市場原則去辦事。現在黨中央不斷強調市場化,按照市場規則辦事,說不行就不行,要按照市場來處理,該賤賣的要賤賣,有一些僵尸企業該倒閉就得倒閉。我覺得這一點溫州做得很好,因為全國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就做不到像溫州這么的堅決。
當我們說金融問題的時候,其實根本問題在實體經濟、在企業。企業如果下決心去處理,而且確實處理好了,金融問題作為第二位相對來說好處理,我覺得溫州在這個地方是做得不錯,也值得各個地區學習。
其次還有法制化。溫州人以前辦事的時候腦子里第一個浮現是民間的規矩,而不是法律。而在溫州金改處理這些問題,都是按照法制化嚴格處理。這也是黨中央、國務院原來一直在強調的法制化,做什么事情要有法有據,我覺得這點也是我們溫州值得復制到全國其他地方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第三個方面就是比較好地處理一些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我們看到就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大、中型企業金融服務沒有問題,而如何讓中小企業、普通大眾享受到普惠金融才是關鍵。
回歸本源做好實體經濟
對于接下來要啟動新一輪的溫州金改,下一步應該如何深化呢?
我們過去有一個邏輯,出了問題就馬上在金融上動手。金融上出問題在金融上動手,甚至實體經濟上出問題也在金融角度上去動手。我現在倒覺得,特別是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樣一個命題非常明確提出來之后,我覺得這個思路可能要換一換了。
這個思路其實也是溫州的思路,所有問題要從理順實體經濟做起。因為金融它本身就是一個虛擬經濟,而且現在這個虛擬經濟它最大的問題就是它自己可以創造產品,自己交易自己。當年溫州出的事情就是自己交易自己,把泡沫越吹越大。一定要打破這個金融可以自我強化的怪圈。
怎么打破?就是所有事情從實體經濟抓起。你生產過程是怎么出來的?你僵尸企業怎么出來的?不都是做實體做出來的。所以要下好改革這盤棋還是要把實體經濟做好,這個是最重要的,這是我這個一生做金融研究的老金融人,對金融改革的忠告。
在我看來,地方政府應該老老實實分析本地實體經濟,實體經濟中哪些要拋棄的,哪些要發展的,哪些要重組的,把實體經濟捋順,金融自然就能夠帶順了。所以把實體經濟基礎培育好,把它的泡沫盡可能去除,讓經濟恢復到它本來的面目,然后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創造良好的條件,我覺得這是我們溫州接下來可以做的事情。
為溫州金改建“智囊團”
溫州新金融研究院將重點研究溫州新一輪金改,您認為研究院可以做哪些努力?
作為溫州商學院的校長,我會引導新金融研究院從研究溫州當地的情況出發。比如溫州的金融體系如何從民間金融轉到現代化金融,如何創造一個無縫對接的基本上沒有套利空間的監管體系。
我們溫州出問題也是這幾個環節互相不配合,不配合就給居心叵測者在中間找到了空間。“你不讓干,我到別的地方去干”,于是資金就在這幾個部門里繞來繞去,哪個地方最薄它就突破出來了。就這樣一件事從不讓干到最后干成了,要繞過好幾個環節,成本當然高了。所以理順監管的架構,減少套利空間,加強信息交流,加強政策合作這是我們可以探討的。
再者,怎么讓普通老百姓都能夠獲得他應該有的金融服務,也是我們應當探討的。互聯網金融理論上來說是個很好的途徑,一是解決了門檻問題,二是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但是現在很多人打著這個旗號做的卻不是這樣的事情,所以才整頓。如何讓互聯網金融、房地產乃至實體經濟回歸本源,我覺得這個也是我們研究院可以做的,特別是我們在金改下應當做的。

相關鏈接:
溫州日報:??????s?__biz=MzA5MjAxNjAzMA==&mid=2659758248&idx=6&sn=fc8a993bf069505a8ef9b7ec3b890688&chksm=8b0f8c59bc78054fcbb77c84069ff1a6f010896ed1df1ca38df50682fd02cd1216439d140b9f&mpshare=1&scene=1&srcid=0418MWoF6ZSkDCHSWd0LxZY6#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