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區域金融第八屆年會在溫州商學院隆重舉行。來自北京、天津、上海、廣東、浙江等省市的45所高校共140余名專家學者集聚我校,圍繞“新時代、新常態、新金融——區域金融創新與風險化解”這一主題展開研討。我校校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和中國區域金融年會理事長楊德勇教授分別代表主辦方在開幕式致辭。我校金融學院院長楊福明教授主持開幕式。
李揚等7位專家作主題演講
本次會議由中國區域金融年會理事會、溫州商學院和鹿城農商行主辦,溫州商學院金融學院、溫州新金融研究院承辦,會議分別有上午的主題演講和下午的平行論壇兩部分組成。主題演講階段,我校校長李揚、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副司長吳華、產業升級與區域金融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朱新蓉教授、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葉永剛、河北金融學院校長楊兆廷教授、溫州市金融辦主任顧威,眾安學院院長姜振興等七位專家作了演講。
校長李揚作《中國經濟新時代的金融發展》演講 溫州日報 趙勇/攝 李揚校長在《中國經濟新時代的金融發展》演講中指出,當前全球金融危機進入了下半場,長周期和金融周期是中國需要認真應對的最重要的兩類周期。特別是后者提醒我們必須重點防范金融風險。因此,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前提下,建立現代金融體系,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產、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是改革的目標。此外,要為經濟長期發展提供長期融資機制,發展資本市場是題中應有之意;要鼓勵資本形成,特別要滿足“草根”創業的需求;發展天使、創業、產業投資,滿足地方金融發展需求。在談到科技與金融關系時,李揚指出,現代科技正在改造傳統金融,數字技術的發展使得金融業獲得了史無前例的平民化和規模化的真實可能。數字技術是最大、最快的普惠。基于高新科技,金融正在突破條塊分割,從產品為本的B2C發展到以人為本的C2B。未來的金融服務業,要以用戶為核心重建服務生態鏈。
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副司長吳華在《金融扶貧的理論、制度和產品創新》演講時認為,金融服務領域的側供給改革打開了為窮人提供金融服務這把“難開的鎖”,是最具中國特色的改革。他從金融扶貧的“四個緯度、三重點、兩個屬性、一個回歸”分析了金融扶貧領域的供給側改革。
專家肯定溫州金融綜合改革進展和展望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朱新蓉教授作《中國科技金融創新前瞻》的演講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朱新蓉教授在《中國科技金融創新前瞻》的演講中,從產業金融視角,對金融科技與科技金融做了精辟的分析。朱教授首先指出金融科技不應作為一個獨立的金融學范疇提出來,應該以產業金融的思維來看待,也就是產融結合,金融發展要趨實避虛。產業金融最重要的形態就是科技金融。產業金融界定的是一攬子金融解決方案,其中最重要的解決方案就是服務科技企業的金融解決方案,即科技金融。她認為互聯網金融仍屬于產業金融范疇,是在一個信息技術和網絡場景下展開的金融活動,并沒有改變金融的DNA。朱新蓉進一步指出,產業金融的最高層次,就是金融科技。談到科技金融與金融科技的區別,她認為科技金融是金融為主,科技服務金融,而金融科技是科技為主,金融服從它的要求。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
河北金融學院校長楊兆廷教授的演講主題為《新時代雄安新區建設與金融服務創新》,著重分析了以雄安新區為核心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金融服務創新話題。溫州市金融辦主任顧威圍繞《溫州金融綜合改革進展和展望》這一主題,指出金融創新與改革總是在市場需求最迫切的地方產生,金融改革是一種螺旋式上升。針對近年來出現的打著互聯網金融名義進行非法集資詐騙的亂象,他認為加強地方金融監管非常關鍵。主題演講階段由產業升級與區域金融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黃孝武教授主持。
本屆年會收到全國高校55篇學術論文
本屆年會共收到全國高校55篇學術論文,其中11篇教研論文,最后經組委會專家認真評審,評出特等獎論文一篇,優秀論文獎五篇。并在12日下午的分論壇進行專題交流。分論壇共設三個平行論壇,主題分別為“普惠金融與金融發展”、“金融風險與風險防范”、以及“金融學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三個論壇共22位精選的論文作者向與會專家做了交流。在下午的閉幕式上,各平行論壇主持人就論文交流情況向大會做了總結匯報。北京工商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徐丹丹教授代表中國區域金融年會理事會長單位作了閉幕致辭。經中國區域金融年會理事會討論確定,第九屆年會(2019)的主辦方是河北金融學院。
作為一個國內高校金融學科專家學者高層次交流平臺,中國區域金融第八屆年會成功舉辦,不僅為新時代背景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區域金融風險化解等金融改革熱點問題提供了有價值的思路,還為金融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提供了有益啟示。同時,通過年會的舉辦,展示了溫州商學院以及溫州商學院金融學院的良好形象。與會專家普遍表示本屆年會收獲頗豐,并對會議周密的組織、良好的服務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