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溫州商學院藝術設計學院2018屆畢業設計展在溫州商學院F區綜合樓1樓盛大開幕。此次展覽以“六感空間”為主題,琳瑯滿目、別出心裁的畢業設計作品將從5月8日持續展出至5月13日。
從2016年的“七十二變”到2017年的“五味視界”,再到今年的“六感空間”,溫州商學院的藝術學子們用自己的作品演繹,希望通過藝術的表現形式來喚醒人們對“六感”的認知,讓身上的每一個細胞近距離地發現美、欣賞美。
在展館中展出的有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三大專業,共108件作品。各個專業相互交融,實現跨專業融合,增強了作品的交互性,藝術學子們的奇思妙想、多元作品定會讓本次的畢業設計展變成一場“六感”盛宴,帶給人們簇新的體驗與感受。
藝術設計學院院長陳欽權教授告訴記者:“畢業設計展是藝術設計學院人才培養成果的集中展示。在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們更關注實際應用與藝術創新,更關注社會服務與市場需求,相信他們在藝術設計的路上會越走越遠、越做越好。”
藝術設計學院18屆省優畢業生鐘青青說:“我們經過四年的洗禮,用時間、知識、能力積淀出了此次畢業設計展,每一件作品都直觀地展現了我們的成長。希望自己可以一直保持一顆對設計充滿赤誠的心,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
產教融合是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畢業設計展的作品有不少是與企業實際項目相結合。在展覽的現場,有 余家企業慕名而來,看作品尋“千里馬”,其中有不少畢業生的作品通過與觀展企業的對接,現場達成初步就業意向,更有作品被企業相中初步達成了轉化意向。據了解,18屆吳真真同學的作品,已經由溫州郎派五金有限公司轉化為市場產品,開始銷售。
現場還有很多高中生帶著家長過來參觀本次畢業展的。作為“準大學生”,通過畢業設計展能更形象、直觀的了解各個專業,為高考填志愿選擇專業提前做好準備。
據悉,溫州商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現有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和工藝美術4個系(專業)8個專業方向,在校生1024名。學院擁有由知名教授、業界精英、海歸英才、名校高才構成的教師隊伍,注重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與國際設計前沿接軌,設立國外考察、游學基金,以適應市場人才需求為導向,以開拓國際視野為途徑,尊重個性發展,培養具備創新創業能力、專業設計能力和市場適應能力三大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應用人才。
精彩搶先看:
“聲波”主題設計——用聲波展現特色溫州

作品釋義:
從“聲波”作為切入點,通過多維度的視覺語言展現溫州的城市聲音,從而傳達對溫州這座城市的感觸,為人們提供一個認識溫州的新視角。適當的挑選可以表達溫州“聲態”的代表性節點,實現城市“聲態”的可讀性和可聽性,把“聲波”這種紀錄歷史的維度本體轉向聲音背后的社會、文化層面,作為一種平面人文美學,必然能在今后成為非物質形態的歷史存證,讓受眾能從被動地感受轉變為主動的“聆聽”。用作品展現溫州這座城市獨有的特色之處,達到用平面的視覺主導體現多維度的城市面貌的目的。
北坑畬族文化禮堂軟裝設計
作品釋義:
“畬侈”設計作品,它有特應的氣氛,明確表達了主題。為了喚醒人們對非物質文化的重視,將畬族文化以年輕化、時尚化、大眾化的方式推廣出去,激發更多人對畬族文化的熱愛。其他軟裝設計或許做不到,而“畬侈”,它卻能做到這一點,它所達到的效果,是能夠創造一種場所精神。所謂場所精神,它跟空間不是一個概念,場所精神它特指一個空間的意向。這就是打造原創軟裝品牌意義所在。
作品釋義:
老鷹象征著勇猛、熱情、力量、勇猛的奮斗精神,更是勝利的標志。而這款快穿式警用防暴服,以老鷹外形為設計原型,提取鷹的外形特征。并在軀干、四肢上進行細節設計:軀干前片通過魔術貼的粘貼的錯層,將傳統的穿帶方式做出改良,改成左側穿戴的方式,使穿戴更加方便,節約了穿衣時間;在四肢上,綁帶里加入可塑性鐵絲或塑料片,使綁帶更具可塑性,讓手更易穿入。
相關鏈接:
溫州新聞:??????stop.cn/p/76347.html
浙江新聞:??????s.html?id=93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