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天氣寒冷,但一股由青春學子合力凝聚的“暖風”吹拂著我區各地,所到之處,無不溫情滿滿。自1月中旬以來,溫醫大、溫大、溫商、溫職、溫科等7所高校學子利用寒假時光在我區開展“暖冬行動”,將溫暖送進群眾心間。
新舊交替,更歲交子。餃子可謂是新春佳節的“標配”。在新橋街道西堡錦園,溫州科技職業學院信息技術學院的志愿者和社區居民一同包餃子,為社區增添了喜慶。從食材加工、碗具清洗、餡料添加、餃子皮的一合一折,熱騰騰的水餃出爐,幸福的笑容在社區內蕩漾。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學生 王家豪:以前都沒有包過,就試包著看,包餃子的話第一次包感覺真的挺難的,因為沒有試過,它那個折角之類的都是不會的,都是阿姨在那兒教,我們在慢慢地學,現學的。】
居民家里有破損的小家電,不用愁,維修志愿小能手家電義診進社區,切實解決家電維修問題。在家電檢查和維修的同時,還進行安全用電及家電使用知識的普及。社區老人想學習智能手機、智能家電等相關知識,沒問題,信息技術學院為老人專設“晚霞學院”,除了講解智能產品的使用,還向老人們普及各種防詐騙小常識。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學生 孔令寶:我們主要是負責維修熱水器這種,結合我們的專業知識幫助老人修家電,以及表達下自己對他們的愛意。】
【社區居民 毛玲玲:我們老年人都覺得很幸福,我們老年人有些地方不懂了,都有年輕人來教我們。這些科技學校的人都在教我們怎么樣開電視、搞電腦還有教我們怎么樣發微信,都在教我們。】
據悉,信息技術學院“晚霞學院”自成立以來,共服務約2000余位老人,免費為老人“一對一,手把手”上門服務500余人次,開設培訓班70余期,深受老年人好評。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信息技術學院團總支副書記 何亦崢:同學們通過他們平常的知識學習,將他們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活動中,第一能夠對專業知識融會貫通的更好,同樣能夠利用自己的所學知識造福老百姓、服務大眾。】
在茶山街道睦洲垟村,同樣暖心的場景也在上演。溫州商學院大學生志愿者們為村民提供愛心義剪、電腦手機維修、老年人視力健康檢查、拍攝新年全家福、贈送新春對聯等諸多暖心惠民服務。會計專業的學生創業團隊一上午為群眾貼了近200張手機膜,藝術設計學院學生與當地民間書法家聯手寫春聯,特邀的剪紙藝術家也吸引了村民們的關注。
【溫州商學院學生 任咪莎:剛剛活動還沒有開始,我們在擺攤的時候就已經有村民過來看了,就體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包括現在很多同學還有很多村民,也在跟著我們請來的剪紙藝術家一起在學剪紙。】
熱心書寫著惠民文章,作為書寫者的大學生志愿者們也身受其益,感受傳遞溫暖的快樂,更無形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溫州商學院學生 任咪莎:我們大學生就是不僅要在第一課堂上學習成績之類的要提升嘛,在這種志愿者活動當中也要多參加一些志愿者活動,有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
【溫州商學院團委綜合科科長 胡金林:一方面是我們為當地老百姓送去溫暖,另一方面我們的同學通過實際深入農村、深入社區,他也可以得到鍛煉。】
據悉,近年來,我區通過暑期行動、暖冬行動等載體,掀起“新青年下鄉”熱潮。兩年多來,共有近2.5萬名大學生在我區開展“新青年下鄉”活動,服務近40萬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