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溫州商學院迎來了一位“重量級”的嘉賓——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他為該校師生做了一場關于“中國夢”的演講。
陸克文說,在過去的30多年里,他曾以學者、外交官、商人、議員、外長、總理等多種身份,來中國一百多次,并在這兒生活多年,所以無論何時,都能以歷史的視角和一位老朋友的心態來看待和理解中國。
他回顧了不同時期自己印象里的中國:
1971年,中國加入聯合國的消息登上澳大利亞報紙的頭版頭條,媽媽拿著那天的報紙告訴他,中國將改變世界;
1984年,他在澳大利亞駐中國大使館工作時,北京滿街都是自行車,人們不是穿藍色就穿綠色的衣服;
1990年,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镕基宣布成立浦東經濟開發區的時候,他就在現場。他看著窗外黃浦江空空的對岸,當時覺得這是在做夢。
“今天再看浦東,只不過30年,這個‘中國夢’已經實現了。”陸克文說,中國的崛起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主題之一。這也意味著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承擔的責任將越來越大,而“一帶一路”則是中國深度對外開放的“新長征”,其將通過互聯互通,實現互聯共贏,最后形成互為依存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也要求中國必須要有國際化的專業人才,包括在座溫州商學院學生在內的新生代將肩負重大責任。
在與學生的互動中,陸克文建議學子們要認真對待自己的功課,但不唯書,通過不斷研究與學習,找到核心問題。在談及特朗普當選總統之后的中美關系時,陸克文表示,他有一定的擔心,但大選的宣言和執政后的具體措施不一定一樣,同時,中國應找到合適的外交橋梁,建立起新的中美友好關系。
作為國際政壇知名的“中國通”,陸克文在一個小時左右的演講時間里,全程使用中文交流,展現了一位國際知名政治家的個人魅力。
他十分幽默,自稱“老干部”;戲稱妻子為“有關部門”。盡管第一次來溫,卻能談論永嘉學派,并準確地念出“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的詩句;演講中他還致敬已故的溫籍國學大師南懷瑾,恨不能向其學習中國文化。
此次受到溫州商學院的邀請,他寄語道:“溫州商學院,設在溫州,有地理和文化優勢。而學校‘經世致用, 責任擔當’的辦學思想, 和永嘉學派的實干精神一脈相承。未來溫州的故事如何,就得看今天的你們,你們是未來中國的代表,你們將決定未來世界如何看待中國。”
陸克文建議商學院的學生,應該去熟悉各國的文化,去了解他們做生意的特點,真正做到了解他們的經商思維,只有這樣的學習和課程設置,才能為學生未來的發展真正助力。
現場掌聲與笑聲不斷,有嘉賓表示,這是其聽過最為流暢的外國友人的中文演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