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在溫州商學院舉行了《大學生眼里的溫州義工》的新書發布會。
這本42萬字的書,它的作者是一批大一、大二的學生;
這本從采訪、到撰稿再到出版,歷時一年的書,是溫州商學院2015年暑期社會實踐的一項成果;
這本精選了溫州90位公益人物,講述溫州慈善義工故事的書,也將為讀者打來一扇認識溫州慈善義工的窗戶。
據悉,這是國內首本反映民間草根慈善義工的書籍。
接觸這些公益人物
是一次難得的經歷
近些年來,隨著慈善事業的快速發展,溫州的民間義工隊伍也在不斷壯大。據了解,目前僅溫州市慈善總會義工分會所屬的義工隊伍就有102支,開展了12000多場公益活動。
在如此多的義工隊伍里,有許多有著豐富故事的公益人物。去年,溫州商學院的“學生記者義工隊”的同學們就將目光投向了這些公益人物,通過暑期社會實踐的方式走近他們。
據悉,該支義工隊是我市首支以“學生記者”名義注冊的義工隊伍。在昨天上午舉行的新書發布會上,負責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的隊長陳奕如與大家分享了她的心得。她說,參與活動的40余名同學大多讀的是新聞學和廣告學專業,去年7月,他們頂著烈日,深入溫州11個縣(市、區)采訪了130多位公益人物,“當時我們還都是大一、大二的學生,在采訪、寫稿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我很高興,大家都堅持下來了,并且交出了一個很棒的成果。”
陳奕如還說道,通過這樣一次社會實踐,他們了解了這么多公益人物的故事,“他們的故事令我們感動,接觸這些公益人物,對我們來說,是一次非常難得的經歷。”
這本書打開了一扇
認識溫州義工的窗
為何進行這樣的暑期社會實踐,還將這些故事入編成冊呢?負責組織策劃該項活動的溫州商學院團委書記董磊磊稱,他在做義工的過程中認識了很多義工朋友,他們充滿活力,樂于付出,不求回報。“我當了15年義工,一直有一個愿望,希望讓溫州這些民間草根的義工故事,去感染更多的人,傳播慈善正能量。”他說,“我的這一想法得到了市慈善總會的支持,于是就行動起來了。看到同學們的努力,看到這本書出版,我們的這批學生很棒,我很自豪。”
昨天,書中寫到的數名公益人物也來到了新書發布會現場,并上臺參與了授書儀式。來自仁愛義工隊的義工姚贊說,能成為這本書中的人物之一,他感到非常榮幸,“我從上海來溫州已經23年了,加入義工組織,與溫州人一起做公益,讓我感受到了這里的溫暖,也讓我有了更多的歸屬感。”文藝界的義工代表,國家一級演員賈小萍說,曾經她對“義工”這一概念是陌生的,是模糊的,但后來她接觸了很多做義工的朋友,自己也參與了14場溫州晚報雪君工作室“慈善大宴”的義演,她感受到了公益的魅力,“作為文藝工作者,我要發揮自己的優勢,通過一場場義演活動,將真、善、美帶給我們的社會,讓大家感受到幸福感。”
溫州市慈善總會會長張林說,溫州商學院學生們通過社會實踐的機會,開展尋找溫州慈善義工的采訪報道活動,并將作品匯編成冊,力圖展現溫州義工的真實形象與內心世界,“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值得點贊的事情,從年輕人的角度,為讀者打開了一扇認識溫州慈善義工的窗戶。”
學生期待社會實踐
希望也有如此收獲
“聽了學姐的介紹,看到學長學姐們社會實踐的成果,我覺得他們特別厲害。”溫州商學院外語外貿學院的大一學生壽邊柯說,他沒有做過義工,但這次聽到、看到這么多義工默默奉獻的故事,他很感動,接下來他也想做義工,對于即將開始的暑期社會實踐,他非常期待。來自管理學院的大一學生吳楸婷說,她希望今年她也能像學長學姐一樣,在暑期社會實踐中有所收獲。
昨天,在新書發布會現場還進行了溫州商學院2016年“雙百雙進”暑期社會實踐出征儀式,今年該院學生共組建了52支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