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為了深入宣傳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和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我校邀請浙江省青年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會長、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卓高生教授舉行了“學習新思想,千萬師生同上一堂課”主題講座。全校400余名師生代表現(xiàn)場聆聽報告。校黨委書記周東主持報告會。
卓高生教授從回到馬克思,走進馬克思和學習馬克思三個方面展開闡述。他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馬克思是早熟的,在他17歲的畢業(yè)論文中,他便寫到了青年的選擇。即使他的文筆還是略顯稚嫩的,但在當時而言,這種思想是極其少見的。”
卓高生教授在回顧馬克思的生平時指出,馬克思在17歲時,便對今后的職業(yè)有了深深的思考,樹立起了為人類造福的偉大理想,并窮盡一生將理想踐行。但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馬克思亦是遍嘗辛酸。到了中年時期,馬克思的生活便舉步維艱,同時,他的理論遭到資本主義國家的憎惡,從而屢遭放逐。“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就像馬克思曾經(jīng)寫道‘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
對于當下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思想這一問題上,學界有著兩個不同的觀點,一種是覺得馬克思主義已經(jīng)過時,沒有必要回去了。而另一種觀點認為,必須回到最原始的馬克思主義,并將其套用于現(xiàn)在。卓高生認為,“很明顯這兩種觀點都是不夠全面的。黨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到‘中國今天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在中國發(fā)展的道路上,舉什么旗幟很重要,而我們要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將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折射的永恒性真理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下揭示出來。所以我們要辯證地看待這一問題。”
此次講座在我校師生黨員中引起強烈反響,我校藝術(shù)設(shè)計學院的趙夢蕾同學表示,“馬克思的一生輝煌而又傳奇,身為當代中共黨員,我們應(yīng)當將這份精神珍藏于心,不斷學習,深刻緬懷。”
我校外語外貿(mào)學院的學生黨員曹紅說,“聽了卓高生博士的講座,讓我認識到尋找馬克思的實質(zhì)便是尋找自己——做一名不負時代使命,在奮斗中釋放青春、不斷拼搏的溫商黨員。”
據(jù)悉,“學習新思想,千萬師生同上一堂課”主題講座旨在深入宣傳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和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我校的此次講座,除了現(xiàn)場參加的師生代表外,其他教職工和學生通過為此次講座專門開設(shè)的網(wǎng)絡(luò)直播進行聆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