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溫商院·溫報”啟夢助學行動(甌海站)暨2017級新生開學第一課在我校舉行。當天,不僅讓學生現場給溫州甌海區的84位貧困高中生送上慰問金,與貧困高中生結對,而且還專門邀請了十九大代表宋玲華給我校2017級新生講《一名老共產黨員的公益之路》,給大一新生帶來了生動活潑以“責任與感恩”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
宋玲華是甌海區政協機關退休干部,她退休后有著三個“大使”的頭銜:“文化大使”,“環保大使”和“慈善大使”。其中公益和慈善尤為突出,她十多年如一日地關愛貧困病弱兒童、幫扶失足少年,用平凡的“微”行動傳遞社會大愛,傳播正能量。同時,她還在甌海區景山街道成立了首個以個人名義成立的愛心幫扶工作室——“宋媽媽工作室”。
宋玲華的主題講座從自身的經歷展開,講述了她退休以來積極參與公益事業,為地震災區災后重建、向困難群眾捐款、向群眾文化團體捐資、與貧困小學生結對幫扶、經常發動老年學員為鄉村少年兒童捐書,而且還在甌海區看守所成立“宋大姐幫教室”,做失足青少年的“代理媽媽”等經歷,詮釋了老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同時,她也為該校2017級大一新生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其實,我校歷來重視責任與感恩教育,近幾年來已先后開展了“愛心專列號”、新青年下鄉送溫暖、大學生與山區中小學生的“牽手•圓夢計劃”等系列慈善公益活動,讓參與的學生在活動中感知社會,接受教育。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溫州商學院與溫州日報報業集團、甌海區慈善總會聯合發起了“溫商院·溫報”啟夢助學行動,該項行動就是為了持續深入開展溫州商學院大學生志愿服務,為社會需要救助的人員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同時將愛心責任教育進一步融入我校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據統計,今年初以來,我校學生已相繼走進文成、泰順、永嘉等地的貧困山區,為這些地區的貧困學生送去60多萬元的慈善資金,同時我校大學生還與貧困中小學生及大一新生結對,幫助貧困中小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8場活動,參與的學生近200人次。
我校黨委書記周東指出,溫州商學院就讀的學生家庭條件普遍較為優越,學校希望通過形式多樣的慈善公益活動,讓“責任與感恩”意識深入學生的骨髓,希望全校學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學期開始,我們已將“責任與感恩”教育列入第二堂必修的學分,要求所有新生至少參加一次慈善公益活動,接受一次‘愛’的教育。今后,第二課堂的這項教育內容要向全校學生展開。”
我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大一新生陳昊恩說,“這真是一所有大愛的學校,他為能就讀這樣的學校而感到自豪。”他表示,接下來會主動參與到學校開展的公益活動中來,為慈善事業盡一份綿薄之力。
我校會計學院的新生李毓恒說:“聽完講座,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覺得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以后有機會的話,我也想投入到志愿服務中去。”
而來自我校金融學院的新生沈橙則表示:“非常開心,甌海區能有‘宋奶奶’這樣善良的人。特別是當她說到去看守所看望犯人那段時,我特別感觸。因為這個社會上很多人對犯了罪的人都有偏見,而宋奶奶卻沒有。我現在非常希望以后有機會可以和‘宋奶奶’一起去做公益行動的。”

十九大代表宋玲華給我校2017級新生講主題為《一名老共產黨員的公益之路》開學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