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我校2016年畢業生大型招聘在該校舉行,現場有來自溫州全市及杭州、上海的180余家企事業單位,共帶來了5400多個崗位。同時,溫州人力資源網、趕集網等還在開辟“第二現場”,在網上為學生對接就業崗位。據了解,作為我校的首場大型招聘會,凸顯出三大有別于往常的特點。
浙江省教育廳學生處副處長張彩鳳、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我校常務副校長謝健、黨委書記周東、副校長孫玉甫、黨委副書記范茂盛、副校長宋偉等親臨現場指導工作。
亮點一:設置招聘單位門檻,所有招聘崗位月薪(底薪)3000以上。
本次招聘報名的企事業單位共有400多家,校方經過認真篩選淘汰了200多家,最后入選180家。根據要求,所有入選的企事業單位招聘崗位的月薪都要求在3000元以上,部分月薪5000元以上,并繳納五險或五險一金。同時,所有參會的招聘企業在現場舉行面試,部分合適者直接簽約。
在與招聘單位交流中發現,許多招聘單位在注重學歷文憑的同時,更傾向于個人的能力,招聘單位將在實習期間著重的考察學生的專業能力以及個人的能力,許多招聘單位對學生在校期間所獲得的獎項或者實踐經歷也很看重。
此次招聘會共吸引了福建海峽銀行、鹿城農商行、招商證券、方正證券、湘財證券、廣發證券、新華保險、中國人民財產保險、中大期貨、信達期貨等,共十幾家銀行、券商、保險等各類金融機構所帶來的200多個就業崗位。
溫州作為民營經濟特別發達的城市,整個社會環境氛圍充滿了商業氣息,畢業于溫州商學院的學生在這樣的大環境里同樣也特別青睞金融機構的招聘咨詢,在一些投資、銀行類的設點前往往人頭攢動,畢業生們情緒高漲。
其中,來自13金融本1的白福康同學表示自己對于職業要求傾向于專業對口,就是類似于銀行、證券、投資等金融企業。前期他有在各大銀行網點投簡歷,同時也有不少企業表示希望他能夠參加到下一輪的面試筆試。
據了解,我校2016屆畢業生為2176人,其中400余位同學已明確就業單位、升學、留學或自主創業,這其中就有150多位同學被人行、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錄取,占已確定人數的37.5%。另據統計,我校金融學院2017屆畢業生總共272位畢業生中,目前已有128人通過各大銀行網絡在線申請,其中約47%的學生進入筆試環節,部分銀行已經筆試,34人明確收到面試通知,后續該項數據還會持續上升;溫州商學院會計學院548位畢業生中,通過各大銀行網絡申請的學生有80余位,截止目前約有14%的學生已經進入筆試環節。
我校招就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近3年該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在95.65%。2015和2016兩年畢業生在金融行業就業占比均超1/4,升學深造超過100人(主要是專升本和出國留學讀碩)。畢業生一年以后平均創業率6%左右,國企事業政府部門就業2%左右(畢業一年后,除國有銀行),各類大中小企業50%左右。
亮點三:推出《應聘寶典》圖解
在畢業季來臨之際,我校管理學院的老師精心制作了一份《應聘寶典》圖解,該系列圖解共分9張,全方位地拆解應聘中所需的材料、語言、著裝、禮儀等準備,讓學生正確打開招聘會模式。
在招聘會現場,據一些招聘企業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大部分學生在應聘初期其實也并不十分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潛力,重點在于進入實習期后企業能夠根據個人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充分發揮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知識,同時又能成為企業所需人才。這方面,在有學校進行把關的前提下,畢業生個人也需要這點應聘意識。
我校一直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有關老師與應屆畢業生對此都表現出較高的自信心。
據悉,我校一直以畢業生就業滿意度、用人單位滿意度為該校人才培養的最大追求。據浙江省教育評估院(第三方)數據顯示,該校2015屆畢業一年后及2012屆畢業生畢業三年后就業滿意度、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畢業生對母校滿意度及綜合人才培養質量等指標均列浙江省56所本科院校前十,部分指標位列前三,原22所獨立學院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