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聞中心來源:黨群工作部時間:2021-11-29 14:08:47
【編者按】在新一輪產業革命背景下,全國高校正掀起一場高等教育“質量革命”。溫州商學院日前召開全校教學工作會議,執行校長、黨委書記周湘浙對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出新的要求:立足學校辦學定位,培養未來社會需要、學生志向、家長期盼的有用之才,使他們升學有機會、謀生有本領、人人能出彩,為今后過上富裕幸福生活打下良好基礎。會后,各二級學院紛紛結合實際推出教學工作創新舉措。為營造“比學趕超”良好氛圍,特推出《院長訪談錄》系列報道。
本期訪談嘉賓是金融貿易學院執行院長汪占熬教授,以下內容根據校學通社采訪錄音整理而成(有刪節)。
“新文科”不僅僅是幾門課程有機融合
學通社:汪院長好!當前全國高校正掀起一場“質量革命”,教育部等發文主張發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請問金融貿易學院在貫徹落實“新四科”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汪占熬:金貿學院的經濟類專業包括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稅收學,屬于“新文科”范疇。新文科到底是什么東西?很多人只注意到它的一個特征是專業復合,特別是與信息技術的復合,這是一個核心特征。但是,這種新文科的發展方向僅僅體現在路徑層面,而未能包含深層目標層面。我們經過多輪討論認為,經濟類專業朝新文科發展,還應該包括發展中國的自己的經濟學理論去解決中國的經濟問題。上述兩個新文科特征,都是我們目前努力建設的方向。
學通社:具體來說,學院現有三大專業如何朝“新文科”方向發展?
汪占熬:早在2011年,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就已經在路徑層面進行專業復合嘗試,我們與阿里巴巴合作成立“阿里巴巴特色班”,邁出了跨境電商的路子。
金融學專業正在向金融科技方向發展。目前,金貿學院和信息工程學院已進行跨學院的交流和合作,實行雙導師制,未來將在這個方面實現真正的專業融合?,F在已經開設了一些新的專業課程,并形成人才培養方案,準備聯合申報專業。
稅收學專業與會計學密不可分,目前我們已經和管理學院進行師資聯合,培養復合型人才。比如稅收學專業肯定需要會計學基礎,這方面內容就請管理學院老師來上課,學生著重要學習會計報表分析等更加符合專業定位和職業崗位需要的內容。
學通社:金融科技究竟是什么,我們不太明白,可否舉例說明一下?
汪占熬:金融大數據、區塊鏈等屬于金融科技領域。未來金融科技到底往哪個方向發展?我們不能跟著業界走,而是要領先于業界去判斷。金融大數據,我們現在是教學生怎么去抓取數據、應用數據,目前已與信息工程學院達成共識,決定聯合開設“金融量化”課程,培養學生從事對沖基金、金融分析等工作,以及在擁有扎實的金融學基礎上再去攻讀金融專業碩士。
學通社:“新文科”就是跨專業相關課程的融合嗎?
汪占熬:新文科要培養的是多學科復合型人才,僅僅把幾門課程有機融合在一起,恐怕是不行的。我們的教學理念是,先確定學生要形成哪些專業素養,學院再通過跨學院、跨專業進行強化培養。
另外,新文科建設還體現在原創性理論研究。我們現在正承擔一個國家社科重大立項,主要是關于地區金融、經濟風險指標的構建。在這方面我們有非常多的原創性理論,具體就不展開講了。
目標是建設金融學專業碩士點
學通社:溫州商學院作為浙南唯一以商科為主的本科院校,金融學是其中一大特色。全校教學工作會議強調“辦學即辦專業”“大力開展一流專業建設”,請問金貿學院有哪些具體落實舉措?
汪占熬:學院三個專業處在不一樣的歷史發展階段,所以有不同的教學目標方向:金融學要盡早打造成國家一流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已是省級特色專業、努力向省一流專業邁進,稅收學則處在剛剛建設階段,首先要保證質量合格。
我認為專業建設要貫徹落實三種理念,一是底線思維,二是發展思維,三是特色思維。底線思維,就是任何一個專業建設要達到國標,同時不能硬套國標,而且實踐課程要比國標更深入。發展思維,就是要思考如何辦好一個專業,觀察人家是怎么做的,再結合自身條件如何建設得更好。比如,目前學院師資隊伍中博士占比40%,很多學校都不具備這樣的基礎,我們的目標就要努力建設專業碩士點,瞄準本地經濟發展前沿,培養更多優秀的應用型人才。
學通社:能否具體談談特色思維?
汪占熬:特色思維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我們的特色在于產學合作、產教融合,而且歷史悠久,扎根于溫州獨特的商業文明、創業氛圍,企業很支持。比如金融特色班,早在辦學之初就開始嘗試了。去年10月份開始,我們在此基礎上創辦了第一期金融綜合學科改革共建班,這個學期開設了第二期,政府相關部門也參與進來了,企業積極性更高了。目前,全校共有190名同學報名,分別來自不同學院和年級,跨學院、跨年級、滾動式開展實踐教學,培養未來特別務實的金融骨干人才,政府、企業、學校形成“三贏”局面。其實,很多公辦高校也想做這個事,但受限于體制機制等因素,民辦高校能夠充分發揮這方面的優勢。
主動淘汰“水課”,辦好“社會實踐金課”
學通社:我校特別重視培養“敢闖會創”的新商科應用型人才,因此教學目標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生學會已知,而是幫助學生建構新知,進而啟發學生探究未知。請問金貿學院在“課堂革命”方面有哪些舉措?
汪占熬:課堂是育人的主戰地,金課分為“線上金課、線下金課、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虛擬現實金課以及社會實踐金課”等五類,我們經過多輪討論提出重點要辦好“社會實踐金課”?,F在有些課程為什么學生不感興趣?原因是他們對于實踐認知太少了。我們要讓實踐走進課堂,也就是深化產教融合,并不一定所有的環節都在課堂里完成。
在大學自由的環境中,老師不會壓迫學生去學習,這就需要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動力。這種動力又該如何激發呢?首先學生需要了解這個世界,明確自己未來想要干什么,老師再反向設計教學內容,以學生為導向,讓學生主動探究學習。比如,期貨是一門小眾課程,社會上對這門課程存在誤解,認為風險很高。所以,老師在課堂上布置“期貨”相關命題后,再把學生帶到公司參觀體驗,學生很感興趣,發出“原來還可以這樣”的感嘆,老師也從中學到了一些行業新知識。
基于這樣的教學理念,目前學院正在籌備推出“產學合作辦”,現已掛牌,而且邀請到閩江學院一位具有豐富實踐課程經驗的宋教授,專注培養“實踐人才”。
另外,我們的人才培養目標緊緊圍繞市場需求導向,主動淘汰不合時宜的“水課”。比如“商務函電”這門課,以前很重要,現在時代變了,貿易往來不再采取這種傳統的嚴肅做法。上個學期,學院把這門課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授課老師則轉型到跨境電商和金融科技等課程組。
【精彩觀點】
訪談中,汪占熬教授還就如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學風建設等方面回答了提問,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呈現。我們從中遴選了一些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1、我對一個好學校的定義是:有優秀的學生和優秀的老師,好的硬件設備、優美的校園環境只是起到輔助作用。
2、該如何保證教師的教學質量?我以前也是按照“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業留人”的傳統思維來辦事,后來發現,師資隊伍的價值觀認同非常重要,老師一定要有教書育人情懷。否則,老師的能力再強、才能再高,也會出問題的。
3、有些高校擔心把老師培養好了,將來老師就會走。我認為這完全不用擔心,因為一個平臺的成長和老師的成長是一起的。如果把老師培養得很好,而平臺的發展滯后了,老師出走也是情理之中。如果平臺好了,老師就會主動留下來開創自己的事業,共同打造更好的平臺。所以,兩者之間的關系屬于命運共同體。
4、為什么有些大學生覺得人生很迷茫?那是因為老師沒有給學生足夠的“試錯”機會,我們要鼓勵學生把“試錯”的過程和時間拉短,也許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就會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從而激發內心的學習動力。
【嘉賓簡介】
汪占熬,教授,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浙江大學經濟學博士后,溫州商學院金融貿易學院執行院長。在《Economic Research》、《世界經濟研究》等知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省部級以上課題10余項。曾獲教育部高??蒲袃炐愠晒劦葘W術獎勵。入選首批“浙江省高校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高層次拔尖人才等人才工程。
下一篇:
“形象大使”選拔落下帷幕